点击大图阅读
夜幕降临,上虞区东关街道凌江村的室外灯光球场、体育公园、河道两岸、文化礼堂等处的灯光纷纷亮起,村民、游客连同周边近30家企业的“新居民”,纷纷涌向各自喜欢的项目“打卡点”,村里的气排球馆、门球场、健身舞池、乒乓球室逐渐人声鼎沸,整个村子变成一个大体育馆。
40岁的汪书清来自温州玉环,前年在凌江村厂房创办企业,他几乎每晚都要与一众高手在篮球场“酣战”。“每天来打一会儿,要不手痒痒。现在身体也更结实了。”汪书清说,凌江村仅篮球场就有3个,特别是去年村里一大批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后,大家以运动为媒介,联系更紧密了。
凌江村10多年来一直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,坚持项目引领和社会参与,让村民动起来,让村子富起来,让生活美起来。村庄旁的竺可桢智创园区,分布着近30家大小企业,有新居民600多名,其中还有一些流动党员。“有的企业只有两三名党员,平时较难开展党员教育活动。为此,我们探索用艺术(体育)乡建的杠杆撬动村企'党建联建’。”凌江村党总支书记屠志光说,艺术(体育)和乡村碰撞出奇妙“化学反应”,赋能党建业务双提升。
去年5月,投资800万元的文化礼堂、儿童乐园、灯光篮球场等一批新设施投运。活动场地更多了,凌江村与5家规上企业开展党建联建,将联合支部建在网格上,确保周边所有企业党员都入“格”。“村里每个主题党日活动,企业的党员都会来参加。”村党总支副书记屠文彪告诉记者,村里还采纳企业党员的“金点子”,推出所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开放,夜晚的体育氛围更活跃了。“我们还组建了一支村企篮球联合队,前些日全区的村ba赛还得了第三名哩!”屠文彪说。
村民们把健身当成是美好生活的“必需品”,党员们更是一呼百应。通过“体育 ”,党组织的凝聚力、战斗力不断提升,村企的黏合度也不断增强,村里赛事越办越多,企业的招工难等问题也迎刃而解。几天前,有企业要招一名抛纹工,有村民立马给牵上了线。
“晚上有场村企气排球友谊赛,请大家观战!"下午2点,村庄的“智慧大喇叭”传来屠志光大嗓门的方言“播报”,村庄不断攀升的健身热度让他和村两委班子干劲十足。“乘着亚运会的东风,我们还准备开发水上项目赛事。”屠志光说,要通过丰富的活动,进一步擦亮凌江村“体育 ”的金字招牌。